支部活动

支部活动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支部活动 > 正文

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

发布日期:2022-11-24 作者:于中华 来源: 机关党支部 点击: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体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体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的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明确要求。

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批经验丰富、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机构,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充满活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是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明确宣示了我们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党必须紧紧扭住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集中一切力量,排除一切干扰,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后的关键词团结奋斗,是郑重地宣示,我们必须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过去5年和新时代以来的10年,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团结一致,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国家,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个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推进一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

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饱含了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嘱托,锚定了教育事业今后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原文中描述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自豪,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更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我们学校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优秀等级单位、国家优质高职、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在新的征途中必将作出新成绩、新作为、新贡献。

但是,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一定程度上说,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还更加巨大。一方面我们遇上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期。国家逐步从立法层面完善了职业教育体系和管理体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双高”建设、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已大步开启,开创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眼看独立举办本科职教专业和升格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的目标指日可待。但是新形势下的高职教育更加强调内涵建设,更加注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特色建设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一是缺乏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将面临生存危机,在核心业务方面,学历教育与兄弟院校相比,我们的重大标志性成果等差距明显;“提质培优”项目统筹协调亟待加强,系统推进能力急需提高;“对标竞进”选取对象不够精准,提出举措不够细致,效果考核不够力度。在校企合作方面,企业实际投入少,学校购买服务多;产学合作职教联盟作用发挥有限;职教集团相关工作推进缓慢。在资源条件方面,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与现有资源条件、队伍能力较弱等问题存在突出矛盾,表现在硬件资源不足,校区搬迁力度需加大、速度亟待加快等等。就我所具体牵头落实的招生就业具体工作来讲,当前我们招生方面的优质生源质量还不够稳固,就业方面实现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仍然还存在不小差距。再一方面社会各个行业以“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层出不穷,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需求,要求我们职业教育在技能人才培养理念、规格、对象、质量、方法、途径等诸多方面进行变革和重构,需要我们从专业布局到课程设置,从教学安排到素养提升,从人的发展到学校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等领域实现同步转型,是这也我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这就需要我们全校上下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更加昂扬的奋进姿态、迈出更加坚实的实干脚步去破解一个又一个困难问题。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和人才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紧盯产业布局和市场需求,突出行业办学特色、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做深做实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我们每个人全力做好自身的事,不懈奋斗、永远奋斗,全校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新的征程中创造新的辉煌、铸就新的成绩!为最终建成全国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特色高职学院和有价值的规模化培训公司而努力奋斗。